English

职官别名宜慎用

2000-03-17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宋史专家邓广铭曾强调治史必须掌握“四把钥匙”———目录、年代、地理、职官。这一箴言,可以说已在史学界深入人心。然而,相较之下,职官这把“钥匙”最难掌握,其中难之又难的是“职官别名”。有关文史哲出版物或报刊文章在职官别名上屡出差错,而这个问题迄今没有引起学界重视。例如:《文汇报》“笔会”(见2000年1月13日该报)把宋人常用的职官别名“天官侍郎”误释为“户部侍郎”,实际上应为“吏部侍郎”。以“吏部”别称“天官”,源自唐光宅元年(684年),武则天按《周礼》六官(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官)之名,改称原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之称。虽然中宗神龙元年(905年)六部之名已复旧称,但此后《周礼》六官则成了唐人、宋人(沿至明清)常用的六部别称。白居易《柳公绰可吏部侍郎制》:“尚书六职,天官首之;辩论官材,澄汰流品,洵众用能,无易公绰……可尚书吏部侍郎。”宋代曾巩《吏部尚书制》:“尚书政本,而吏部天官。”显然,唐宋人撰制,就把吏部别称为天官。

撰文与言谈之中涉及正式官称时换用它称,汉人已开风气之先。如汉蔡邕谓“三公”别名“天子之相”(《独断》卷上《五等爵之别名》)。至唐人,撰制诏、作诗文、草书牍、写笔记,雅好用别名代称正式官司、官名,渐成风气。宋人洪迈说: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:太尉为掌武,司徒为五教,司空为空土,侍中为大貂,散骑常侍为小貂,御史大夫为亚台、为亚相、为司宪,中丞为独坐、为中宪……下至县令曰明府,丞曰赞府、赞公,尉曰少府、少公、少仙。”(《容斋四笔》卷十五《官称别名》)。此风一长,愈演愈烈,自宋及元明清,职官别称派生繁衍之多,实难胜记;使用面之广,可谓无处不及。令人头痛的是,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,专门解释职官别名的书却未曾见。汉代《独断》,明代《表异志》、《事物异名》、《雅俗故事读本》,清代《事物异名录》、《称谓录》、《正音撮要》、《幼学琼林》等书,有专门篇幅收录职官别名(含简称),但数量不大,且多收重要和常见职官别名。在当代出版物中,涵盖面广、搜罗较齐全的职官别名工具书也付阙如。诸如《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官制大辞典》等职官工具书,虽已出版了近十部之众,然所收录的职官别名甚少;仅中华书局出版之《宋代官制辞典》,下了硬功夫基本上收齐了宋代职官别名,但局限于宋代,满足不了文史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的需要。因此,注释或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或其他著作,一旦遇上职官别名,往往犯难,查词典又查不到,于是人云亦云、似是而非的解释“满天飞”,有的干脆绕了过去。如北宋前期(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)丞相府正称“中书门下”,别称“中书”,与枢密院(最高军事机构)并称“二府”。与之同时,又在皇城外虚设中书省、尚书省、门下省,合称“三省”,仅挂牌而已,名存实亡。不少文史研究工作者不能区分二府之“中书”(中书门下省称)与三省之“中书省”两者是不同机构,其权势有天壤之别,因而把北宋前期“二府”误释为中书省与枢密院,造成对读者的误导。比如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名篇《泷岗阡表》中有“自登二府,天子推恩”文句,收录此文的《欧阳修文选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)、《古文观止译注》(吉林人民出版社)均误释“二府”为中书省与枢密院。其后出版的《中国文化史概要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)视“中书”为“中书省”:“宋代中央要柄操于二府———中书省和枢密院。”假如作者碰到“二府”、“中书”等职官别称而不理解时,能查一下宋代有关职官史料,这种错误就可避免了:“中书门下在朝堂西,榜曰‘中书’,为宰相治事之所。印文行敕曰‘中书门下’。与枢密院通谓之执政。又有中书省、门下省者,存其名。”(《宋会要辑稿·职官》一之一七《三省》)“宋初,置枢密院,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,号为‘二府’。”(《宋史·职官表》二《枢密院》)

识别职官别名确非易事,需要官制学养,对此,必须慎之又慎。否则,连校勘古籍,亦可能把正确的也给搞错了,本意是“勘误”,效果却成了“勘正”。如有一篇《〈宋史〉校勘四则》(刊《中州学刊》1987年第5期)写道:“《宋史》卷四○九《高定子传》:‘法从论思百官轮对。’‘法从之论思’,意思不可解。‘法从’当是‘侍从’之误。”此勘误真正变成“勘正”了。殊不知,宋人别称侍从官为“法从”。宋程大昌《考古编》卷八《法从》:“今世通称‘侍从’为‘法从’。”

以上仅举了几个误释职官别名的例子而已,其实,类似例子举不胜举。希望学术界、出版界和报刊编辑能携手合作,共同重视掌握职官别名这把钥匙,尽力遏止职官别名误释且积重难返的趋势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